欢迎来到 短文词典网 , 一个优秀的优美短文鉴赏学习网站!
【陕西】宋哲|打秋千(外一篇)
正月里最好玩的是打秋千。
初一是一年里人们最清闲的时间,这一天惯例是缚秋千。青壮后生一大早来到队里的大场院,从仓库里抬出四五根粗大的椽,拎来拇指粗的麻绳,将椽用麻绳交叉绑了,成三角形,下端埋上,再滚过一堆碌碡拥上,横梁由两个壮小伙掮上,缘梯而上,嵌进交叉,再在横梁上结上粗麻绳或铁链,下端系一块窄溜溜的木板,秋千算是缚成。
秋千结实牢靠与否,敦实后生自告奋勇,上去先试。只见他攥紧绳索,将踏板收至胸前,一脚抬高踩上去,秋千“嗖”地燕子般向前掠去,另一只脚收拢,踩上踏板,秋千荡着,他在上面来回晃着,又弓腰展腿向前猛蹬,到达高点抖动绳索,整个人就有腾云驾雾的感觉,承了重的秋千架嘎吧吱扭乱响,似要散架了,下面的人张大了嘴,瞪圆了眼。后生面不改色心不跳,两腿挽着花子往绳上一夹,秋千就稳稳当当地停下来,瓷实地说一句:“结实得很,打吧!”一伙人就去抢,拉绳索,夺踏板,争先恐后往上踩,就乱成一锅粥。然后在厉害角色的调教下,恢复秩序,秋千架下一派祥和安宁。
愣头青是乡场上永远的明星,他们健硕而且精力旺盛,即便再冷的天,也是敞开胸怀,鼓凸出两块铁砧似的胸肌。一曲荡罢,他伸出蒲扇大的手掌,坚定有力地攥住绳子,然后飞身跳上去,一个滑翔的动作人就到了半空中,秋千架下的赶紧闪到一边,怕不小心给撞个门轴转。秋千上的人浑身上下鼓圆了劲,一阵猛踩抖索,那人就与秋千架的横梁几乎平行了。看的人张大嘴巴,挂下口水,不停地一哇声的赞呀叹呀,那情景活脱脱一个”直挂云帆济沧海”的盖世英雄!你方唱罢我登场,这一个涨红着脸妥妥地下了秋千,那一个当仁不让地跃上踏板,晃晃绳子,抖擞脚下,望一眼太阳,看一眼大地,就在眼前迷乱的五彩光环中驰骋而去,不啻“八千里路云和月”的气概。看客又是一迭声地叫好,仿佛世间一切事物舍我其谁!又一个胆大、丰满的姑娘,矜持地跨上踏板,一脚踩下去就踏浪一般飞起来,两根辫子翘起,风声呼呼,巾帼不让须眉。这赞就到了极致:“爷爷!不得了啦!一个女子把秋千打得那么高,活不成咧!”
”让我练一下嘛!”一帮半大姑娘、小子就向大人央求。那些出尽了风头、热汗津津的后生、香汗淋漓的姑娘就知趣的退到一边,娃儿们又成为秋千架上的主角。坐着小弧度荡的是不久前才学会走路的娃娃,娘老子或小哥哥、小姐姐扶着,笑的咯咯咯,这一场晃荡说不尽就是长大成人远游的发韧!”带我一下嘛!”这又是踩不动秋千而又急于尝试呼风唤雨、神驰飞扬的小子,他已执拗的坐在踏板上,眼巴巴地等着那个带他起飞的人出现。终于来了一个比他大的、一脸踌躇满志的娃儿,只见他刹刹腰带,袄袖抹一把脸,掌心飞上沫子,一个“鱼翔浅底”,将那娃儿夹在踏板中间,屁股左右扭动,只几下,秋千就荡得风摆柳,再几下就“鹰击长空“了!下面的儿歌唱响了:
打秋千,打秋千
一打打过树边边
对着日头点烟管
踩着云朵天边转……
换了姑娘媳妇,歌词又变了:
打秋千,打秋千
一打打过云边边
搂团白云在胸间
送给妈妈纺线线……
这秋千一打就打到正月十五,渐渐地人就稀了,新鲜劲就过了,有时一天也见不着几个。还有不多的闲暇日,就盼着更热烈的稀罕出现,人们可以再闹上一闹,耍上一耍,开了春想闹想耍也没功夫了。
快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