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 短文词典网 , 一个优秀的优美短文鉴赏学习网站!

加入收藏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短篇美文 > 读者文摘

读者文摘

母亲躺在病床上已有数月,原本高大壮健的身躯早已骨瘦如柴

分类: 读者文摘 短文词典 编辑 : 大宝 发布 : 08-17

阅读 :439

 【河南】 马海庆|断雁叫西风

 

  母亲躺在病床上已有数月,原本高大壮健的身躯早已骨瘦如柴,生命若游丝一般,随时都可能从我们手中挣断。医生的无奈早也心照不宣,现代科技能力又怎能抗拒生老病死的强势规律?从人去楼空演绎到人财两空,医疗也好,人的感情也好,最后无一不是以微弱和苍白宣告自身的遗憾。纵使人类的科技能力足以把庞大的地球摧毁,却无法将一个平凡的生命从夕阳里拉回!

 

    母亲在病痛中呻吟,生命进入倒计时,而时间在每一秒的钟声里又显得那么漫长。生不能,死不能,生不如死的滋味,最能体验出与时间抗争的万般艰难。儿女们对科技手段望而生畏了,无助的心理又移向了神佛,甚至狠心许愿:妈,您走吧......当年周总理在极度的病痛中,是想过“安乐死”的动议的,但是,对于任何或者最平凡的生命来说,中国的社会道德和法律都是不能接受的。

   母亲78岁,她一生健康,吃药打针的事在她那里很难找到多少记录。然而这次大病,她备受煎熬,似乎用去了她一生中医疗省下的全部资源,如果她意识清醒,她一定会拒绝任何一次医疗行为。她习惯与疾病抗争,而总是深信胜利一定属于自己,但是,人怎么可能会最终战胜疾病呢?生命脆弱,有限,而疾病永远都是无限的,它的发展,它的毁坏人类健康的强势是不可抗拒的。正像有人面对“神医”或“灵丹妙药”的宣传所说的那样,这怎么可能?要真有的话,世界各国的总统难道不首先拥有专利权?

   母亲节俭,劳动争先,新中国刚成立的五十年代,“总路线大跃进”,大炼钢铁,大协作,她总能把“流动红旗”拿到手。六七十年代大集体,白天挣工分,夜晚点着煤油灯纺线织布,撑过鸡蛋换盐换火柴的难关。一只老母鸡三几天下一个蛋,她精心攒着,还一直将鸡喂养着,最长的能养到十七八年,比我们当年的年龄都大,也不舍得卖掉,更舍不得自己吃。凭着一双粗糙的手,母亲打理了一个家,把她的六个子女拉扯大。中国农村的劳动妇女很平凡,尤其是和共和国一起走来的那一代,她们的成长和劳作,时刻都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,因此,她们能在任何环境里随遇而安,并且表现出强大的抗逆能力,我们应该永远学习她们那种勤劳本分、节俭第一的精神。

    生命只是一个驿站,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,生与死是生命驿站上一次寻常的对接,是花开花落一样的自然交替。断雁叫西风的日子,也未必全是悲哀,虽然面临着江阔云低的背景压抑,但生命的天空中依然会有蓝天白云掠过,燕归来的日子,春天必会奏出生命轮回的交响。

    母亲临走的时候流了不少的泪,她不能说,生命的灯火即将熄灭,唯有泪水饱含着她的万般心愿,其实不难理解,所有母亲的心愿就是希望儿女们过得更好。不知道多少次为她擦干了泪水,难道在完成生命延续的时候,她无法再讲的千言万语和无法再做的千百件事,就尽在这最后的一抹泪水中了吗?

    我接触过一些思想境界很高的人,聆听过他们的语言,他们说,人活到七八十岁死了,理所当然,想想后面还有很多人,也该为他们让一个位子吗。该享受的你已经享受,生命消失了,但灵魂和人格依然在,死去的只是肉体。毛主席走了,孔子走得更久了,你能说他们不在我们身边吗?抬起头来,我想在冥冥之中宽慰母亲:您,走吧。月落乌啼的悲哀,同样连接着霜天晓角的期冀,悲哀只是生命交响中的一个音符,高亢的生命序曲应在人生的大乐章里。

    母亲的恩养至少持续了二十年,当怀念和感恩同时升华,传统和美德与生命一起延续,生者与死者之间遗憾或追思的天障便成了一道可以轻松逾越的坎儿。泪水不再流淌的时候,天是蓝的,水是清的,生命依然是天常蓝水常清......

下一篇:梦萦那片花生地 下一篇 【方向键 ( → )下一篇】

上一篇:冬天的小雪,大雪节气接踵而来 上一篇 【方向键 ( ← )上一篇】